蜂鸟悬停可能与基因缺失有关******
科技日报柏林1月15日电 (记者李山)蜂鸟可悬停甚至向后飞行,这种特殊的飞行技能非常耗能。科学家们发现,新陈代谢的进化适应,例如缺失果糖二磷酸酶-2(FBP2)基因,可增加糖代谢能力,可能是蜂鸟适应悬停所需的肌肉新陈代谢的重要一步。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原产于北美和南美的蜂鸟是世界上最小但也是最敏捷的鸟类之一。它们通常只有拇指大小,但却是唯一一种不仅可向前飞行,还可向后和侧向飞行的鸟类。然而,它们特有的悬停飞行非常耗能。
德国LOEWE转化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中心的迈克尔·希勒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研究了新陈代谢的哪些进化适应可能使蜂鸟具有这种特殊的飞行技能。
蜂鸟在悬停飞行过程中高速拍动翅膀,每秒最多可达80次。动物王国中没有其他运动方式比这个更耗能,因此,蜂鸟的新陈代谢必须全速运行,甚至比任何其它脊椎动物更活跃。蜂鸟用花蜜中的糖来满足它们的高能量需求,它们吸收得特别快,与人类不同,它们有高活性的酶,可像葡萄糖一样有效地代谢果糖。
希勒研究团队对长尾隐蜂鸟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和其它蜂鸟物种的基因组以及其它45种鸟类(包括鸡、鸽子和鹰)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所有接受检查的蜂鸟中,FBP2都缺失了。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在大约4800万到3000万年前,在典型的悬停飞行进化和开始以花蜜为主要食物的时期,FBP2已经在所有蜂鸟的共同祖先中消失了。
研究人员解释说,除了FBP2基因的丢失外,蜂鸟可能还发生了其他基因组变化,例如,几个在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的选择过程导致蜂鸟体内氨基酸发生变化。
【奋发2023】郭丽岩:2023年中国内需支撑力将进一步增强******
中新网1月12日电 (记者 李金磊)“展望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尤其是内需支撑力将进一步增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动效应会更加明显,物价预计继续稳定在合理区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在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
郭丽岩指出,从支撑2023年经济回稳向上的重要力量来看,因时因势优化防疫措施之后,消费场景加快恢复,国内消费需求有望加速释放。与此同时,民生补短板的投资领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包括在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当中,促进投资和消费联动效应的基础设施会加快落地,形成更多实物量,有望进一步增强对整个内需的支撑力。
她表示,国内外商旅逐步恢复,一系列稳外资、稳外贸措施落细落实,尤其是我国产业体系门类比较齐全,并且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国内市场跟国际市场的联动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这对于国际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
郭丽岩认为,随着粮、油、肉、蛋、奶、蔬、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扎实开展,各地菜篮子、米袋子责任制压实,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利于稳住粮食等食品价格,从而为稳定物价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煤炭、天然气等基础能源加强保供稳价,为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用能保障,这都有利于继续把物价稳定在合理区间,保持低通胀的运行绩效。
郭丽岩认为,展望全年,我国有条件,有基础,有更多的有利因素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结构性亮点将会进一步呈现,比如“四新”经济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领域还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速,会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区域、市场主体转型升级,从而为整个经济运行提供新动能的支撑。
“一系列稳预期、强信心的措施加速落实,企业和地方敢为敢干敢首创,2023年将是微观主体有活力、新经济动能不断激发、结构不断优化、整个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一年。”郭丽岩说。(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彩云网地图 |